星期六, 2月 17, 2007

寫揮春

新年啦!一於寫寫揮春應應節。你知道我在寫甚麼嗎?



你覺得我寫得如何?


祝天下人都新年快樂,祝天下間像我這樣的每一個小孩子都學業進步。




星期四, 2月 15, 2007

《最緊要正字》指瑕之八:「聿」字正音(兼論推導今音方法)

目錄

第一節、引言
第二節、問題
第三節、正音
第四節、推音
第五節、討論
第六節、餘論



第一節、引言

爸爸看 2006年11月16日《最緊要正字》,節目取笑歌手陳奕迅,說他在另一節目中把「貝聿銘」唸作「貝『律』銘」,是「讀錯字」,然後請出中文大學學者,指出「聿」音「月」:


該名學者提出:「著名的建築師是貝聿(月)銘,先說中間的「聿」字,在《廣韻》裡的標音,是「餘律切」,讀「月」,這個字也是部首,通常用於古文中,作為助詞,用在句首或句中間,本身沒有特別的意思,另一個解釋,這個「聿」字,也是我們現在用的鉛筆的「筆」的本字。」



第二節、問題

這段說「聿」音「月」的話,有兩個待商榷的問題:

1. 「聿」,《廣韻》注「餘律切」,然而,如果不附帶任何繁瑣的反切條例,「聿」字只能切出 jeot6(粵語沒有 jeot 這個音節,所以不能注出直音,大約是 jeon6「潤」 的入聲讀法),而不是 jyut6 的「月」。

2. 早獲公認的專家並不以 jyut6 為「聿」之正音,姑舉以下三家為例:

(a) 查香港中文大學.人文學科研究所.人文電算與人文方法研究室架設的《粵語審音配詞字庫》< http://humanum.arts.cuhk.edu.hk/Lexis/lexi-can/ >,「」字有三個讀音:

  • 「wat6」(直音「核」)
  • 「leot6」(直音「律」),注云:「聿wat6」的異讀字,口語讀音
  • 「jyut6」(直音「月」),注云:「聿wat6」的異讀字

似乎把「wat6」(核)視為正音,把「leot6」(律)和「jyut6」(月)視為異讀。據電子版《粵音韻彙》,黃錫凌只收錄 wat9(核)與 leot9(律)兩音,甚至沒有收錄「jyut6」(月)音。

(b) 詹伯慧主編 (2002, p.453)《廣州話正音字典》與黃錫凌《粵音韻彙》同,「聿」條下注:

  • wat9〔屈9〕leot9〔律〕〈俗〉

詹伯慧以 wat 為「聿」之正音,leot 為俗讀,沒有收錄 jyut。

(c) 王力 (1985, pp.469-470)《漢語語音史》介紹廣州韻部(按,原文並非用香港語言學學會粵拼方案,為方便顯示而改之):

  • (26) 術部〔eot〕
    切韻術     例字:卒黜絀怵律率述出血阝戌
  • (28) 質部〔at〕 
    切韻術(牙喉) 例字:橘聿遹

顯然,王力認為「聿」以 at 為韻,非 yut。此外,在整節介紹中,沒提過術韻(「聿」字屬於術韻)與 yut 有關(見下第 4 節說明)。

「聿」是否只能唸作「月」?還是陳奕迅給冤枉了,成為當世香港文字獄的又一無辜受害者?



第三節、正音

要知道某個字的今音,最簡單的方法是查閱一些早獲公認的辭書(如黃錫凌《粵音韻彙》、詹伯慧主編《廣州話正音字典》),看看有哪些注音,一般情況下,凡辭書收錄的一眾讀音,都是具合法地位的讀音。

當然,如果拒絕承認這些注音,或看不起這些辭書,又或想窮根究柢,要知道一眾注音中哪一個(些)才是正音,那麼,最徹底的做法,便是來一次推音。

推音也者,推考正音之謂也。何謂「正音」?按語音演變規律由古音發展至當世之今音,是謂正音。因此,「正音」不即是「正確的今音」,只是符合語音演變規律之音讀。符合語音演變規律,不一定即是正確的讀音,怎會這樣?因為,一個詞語或語素的音節,固然必定受語音內部的推演變化規律影響,但語音演變規律並不是唯一決定音節的因素,每一個音節,往往還受到其他非語音因素,如社會、文化因素影響,這裏涉及的不音韻學的問題,而是社會語言學的課題了。

推音理論,必須:一、不違反語言學演變規律,而且;二、也不違反語言經驗。此兩條原則,第二條可能比第一條更有意義:因為,不違反語言學規律的東西,可能違反語言經驗,但不違反語言經驗的東西,通常都不違反語言規律。原因是,語言經驗乃是許許多多或明或隱或仍未為人所知的語言規律的「多元決定」(overdetermination)(阿爾杜塞爾的政治學術語)的結果,語言規律既包括語音學規律(即《廣韻》中古音的必然的演變發展),也包羅涉及社會、文化等的社會語言學因素的影響。這就是只論《廣韻》的中古音而抹殺語言經驗,乃敝於一偏的原因。



第四節、推音

推導今音的步驟如下:

1. 查中古音資料。

首先查出「聿」字的中古音資料。不錯,推音的確須由《廣韻》所記載的中古音開始向下推,每一字所代表音節的中古音資料,就好像是字音的 DNA,可以用來推斷每一音節在後世的音素面貌:

聿:喻4母、臻攝、術韻、合口、三等、入聲。

不少大型辭書都載有這些中古音資料,最簡便的做法,是瀏訪由上海師範大學潘悟雲主持的「中古音查詢」。爸爸則用他自建的資料庫。

2. 先推聲調。

推導聲調最簡單容易,所以先推聲調。學過聲韻學的都知道,聲調自中古至現代的演變基本規律有二:

  • 中古的平、上、去、入四聲,到了今天粵語,在一般情況下,很對應地仍作平、上、去、入四聲。
  • 同時,中古清聲母今天為陰聲調,濁聲母今天為陽聲調。

「聿」為喻4、入聲,喻4 為次濁,濁音的入聲字,今天粵音一般作陽入。真簡單。

3. 推聲母。

聲母的演變基本規律有三:

  • 不同的中古聲母,到了今天粵語,演變為不同的聲母。過去學聲韻學,要死記其間的中古與現代的對應關係,今天呢,爸爸說,我們有資訊科技輔助,利用電腦,過去至少要樍十年工夫才能粗通,現在花半天便可以基本把握。
  • 凡牙(見溪群疑)、喉音(影曉匣喻),今音的聲母乃按中古開合與洪(一、二等)細(三、四等)的不同而有別。
  • 凡全濁聲母,今音的聲母乃按中古平仄的不同而有別。更具體而言,是全濁平聲於今音為送氣,全濁仄聲(包括上、去、入三聲)於今音為不送氣;當然,如果今音的聲母已無送氣不送氣的音位分別,則此規律無效。

「聿」,喻4,乃喉音,合口、細音(三等)。爸爸利用自建的中古音與今音資料庫,輕易地 click 一、兩下,便統計出「喻4、合口、細音」的今音聲母分布,如下:

d 1(抌)
g 1 (捐)
k 1 (瓗)
kw 1 (蠵)
s 1 (鄃)
w 28
j 93

結果顯示,j 為最有可能的今音聲母,w 其次。 其他的聲母,「抌」是保留上古音(喻四歸定),「蠵」是混同了此字另一「匣」母音讀,「鄃」是混同了此字另一「書」母音讀,至於「捐」和「瓗」則應是演變規律之外的例外音讀。(題外話:要嚴跟演變規律,「捐」要讀為「原」--以後籌款時大家要說「請大家『原』多啲錢」,真要命!)

4. 推韻母之一。

韻母的演變基本規律之一為:

  • 韻母的演變,還要配合開合與四等,不同開合與不同等的韻母,今天演變為不同的韻母。韻母的演變,其複雜處百倍於聲母,過去學聲韻學,當然也要死記其間的中古與現代的對應關係,今天呢,有了資訊科技輔助,半天工夫便抵得上過去要二十年才練就到的功力了。

又 click、click、click,便輕易統計出「臻攝、術韻、合口、三等」的音節,今天粵音韻母的分布十分清晰:

yut 8
at 13
eot 25

結果顯示,eot, at, yut 依次為最有可能的今音韻母。

5. 推韻母之二:分析韻母與聲母的配對關係。

韻母的演變基本規律之二為:

  • 韻母的演變或與聲母有關,不同聲母,會決定今音配上不同韻母。這是因為:至少在粵語中,並非任意一個聲母,都可以配上任意一個韻母,聲母與韻母之間的配對,受限於音節的系統,現代粵語音節系統可以參看「粵語審音配詞字庫.粵語音節表」。

所以爸爸又檢查一下「臻攝、術韻、合口、三等」的今音韻母,看看與聲母有沒特別的配對關係--橫豎用電腦檢查,程序十分簡單:

eot (25):

來 (4), 知組 (3), 章組 (7), 精組 (11)

at (13):

見組 (1), 章組 (1), 影組 (11)

yut (8):

來 (1), 知組 (3), 精組 (1), 影組 (3)

顯然,「臻攝、術韻、合口、三等」的音節,當配對塞擦音和擦音的知組、章組、精組聲母,以及來母時,韻母主要讀為 eot,當配對影組聲母(喻4 屬影組)時,韻母主要讀為 at。yut 呢,介於這兩個傾向之間,或者可以說,yut 是 eot 與 at 這兩個正音分布的例外變化,說清楚一點,是俗音。

正如以上第 2 節所述,王力 (1985, pp.469-470)《漢語語音史》介紹廣州韻部,術韻(按,再囉嗦一,「聿」於中古屬術韻)僅兩見,一是 eot,另一是 at,而於 at 中以括號註明「牙喉」。王力的說明與統計結果一致:「聿」字音節所屬之術韻,於今天粵語的基本演變規律是:舌齒音讀撮口呼 eot(粵語 eot 為撮口呼,說見王力同書),牙喉音讀 at;yut 嘛,本來沒份兒。

這種分別是音韻學中很基本但重要的規律:「聲母可以分為兩大類:舌齒唇音為一類,喉牙為一類。它們對韻部有不同的影響,造成韻部分化的條件。」(王力《漢語語音史》, 1985, p.576)這也解釋了為甚麼統計結果中,eot 較 at 為多:這不是因為 eot 較 at 更主流,而是因為舌、齒音的字(唸 eot)比牙、喉音的字(唸 at)更多之故。

爸爸慨嘆說,現代資訊科技真是太過發達了,對於需要處理大量資訊的學科,這實在帶來莫大的方便,爸爸認為,這就是今天再不能自命權威壓人的原因了。



第五節、討論

我們如何詮釋以上統計得出的結果?

1. 我們先把統計出來的「聿」字字音各音素的各種可能性,列成以下的表格--爸爸稱之為「推音統計矩陣」:

      eot (25)  at (13)  yut (8)

---------------------

j (93)    [jeot]        jyut

---------------------

w (28)         wat

---------------------

l (0)     leot

---------------------

在矩陣中,縱列是可能的聲母,由上而下表示可能性由最高至較低,橫列是可能的韻母,由左至右表示可能性由最高至較低。矩陣中的每一格,即推導出來的可能音節,由左上至右下,表示可能性由最高至較低。

2. 如果只考慮推導出來的最有可能聲母、韻母、聲調(即只根據上節第 3、4、2 三項的推導統計結果),則得到 j+eot+6 是最符合演變規則發展出來的今音。噫,不正是根據反切切出的那個不存在於現代粵音音節的切音嗎?

正是。因為這一結果沒有考慮聲母和韻母的配對關係(即上節第 5 項結果)。這也正是反切決不是可靠的推音方法的原因。原則上,反切的反切上字與反切下字沒有必然的關係,也就是說,訂定反切的古人可以任意選擇反切上字,然後配合任意的反切下字;可是,正如上節所述,實際上,反切上字所代表的聲母與反切下字所代表的韻母(和聲調)受限於音節結構,決不能任意配對。這是反切的深層次矛盾。由於這一矛盾,如果我們光憑反切,「餘律切」的「聿」竟切出 jeot6 這個不存於現代粵音音節的結果。所以,即使是「《廣韻》原教旨主義者」,也不會把 jeot6 當真,要求別人把「聿」讀為 jeot6。

這裏有一個十分重要的關於推音的啟示:正音--即根據語音發展規律所推導的音節--必須面對語言經驗的法庭(這本來是哲學家蒯因的比喻),未經過語言經驗法庭的裁決,根本連語音的資格也沒有,說甚麼「正音」根本無從說起。

3. 好,既然如此,我們便把聲母與韻母的配對關係一併考慮,即根據上節第 3、4+5、2 共四項的統計結果,推導「聿」的正音。結果呼之欲出,And the Oscar goes to...

「wat6」(核),「核突」的「核」(按,「核突」本字作「鶻突」)

原來,黃錫凌《粵音韻彙》最「正」。

Order! Order! 先別起哄。這結果的理由如下:喻4 為影組聲母,配合「臻攝、術韻、合口、三等」韻母,今天主要唸作 at,「聿」字的三個候選正音中,只有 wat 符合條件,wat6 實至名歸,當上「聿」字正音寶座。

4. 不服氣嗎?覺得「貝『核』銘」、「林貝『核』嘉」、「趙『核』修」不自然嗎?爸爸說,冇計噃,如果要嚴守正音--也就是嚴格根據語音演變規律規定今音,「聿」字只能讀 wat6「核」,其他的統統都是俗音。

只不過,語言經驗中許多音節都不是「《廣韻》原教旨主義者」,它們很多時候會稍稍逸出語音演變規律之外,就好像生物的 DNA 會由於這樣那樣的緣故,不斷出現或大或小的突變,豐富生物的多樣性,讓生物更能適應周遭的生存環境。語音和音節的情況相似。

「聿」可以唸為 jyut6 的「月」,便是例子之一。「聿」是喻4 聲母,按上節第 3 的推導聲母結果,j 本是最有可能的今音聲母,只是,j 一不能與最有可能的 eot 配對(不嫌囉唆,再說一遍,粵音沒有 jeot 音節),二不能與次可能的 at 配對--這裏的理由比較複雜,因為「聿」是合口音節(即有 u 介音),到了今天粵音,一定不會演變為一個口腔開口度大、舌位較後的韻母,jat 便是一個這樣一個口腔開口度大、舌位較後的音節,用傳統音韻學的概念,jat 是開口三等的今音,而不會是合口三等的今音。那麼,怎麼辦?好辦,把韻母稍作改變,既配合 j 聲母,又與合口音相應,便變成了 yut。我們可以說,jyut 是一個「聲母為優」的擇:選取最優的 j 為聲母 ,韻母只好將就,取不優的韻母 yut,而與月韻相混了。

「聿」可以唸為 leot6 的「律」,也是例子之一。「聿」是「臻攝、術韻、合口、三等」音節,按上節第 4 項的推導韻母結果,eot 是最常見的今音韻母,所以,雖然按上節第 5 項的推導結果,「聿」屬喉音,本該唸 at,卻轉讀成舌齒音的 eot 。只是,eot 一不能與最有可能的 j 配對(不嫌囉唆,再說一遍,粵音沒有 jeot 音節),二不能與次可能的 w 配對--粵語音節也沒有這個音節。那麼,怎麼辦?好辦,把聲母稍作改變,與配合 eot 韻母,又與喻4 聲母相對比較相近,便變成了 l。我們可以說,leot 是一個「韻母為優」的擇:選取最優的 eot 為韻母 ,聲母只好將就,取不優的聲母 l,而與來母相混了。

根據第 4 節的推音結果,「臻攝、術韻、合口、三等」舌齒音的粵音今讀,以 eot 為韻,也就是以撮口呼為韻,yut 與 eot 同為撮口呼(見第 4 節),與 at 相對立,換言之,其實把「聿」讀作 jyut6 或者 leot6,都是把「聿」字從牙喉音「混讀」為舌齒音的結果,二者本質相同。一個旁證是:「出」,「昌母,臻攝、術韻、合口、三等,入聲」,根據語音演變規律,舌齒音(昌母屬舌齒音)今讀撮口呼的 eot,當讀為 ceot1,正是今天「出」字一般讀音,不過,「出」字還有另一白讀:cyut1(「撮」的陰入聲),白讀很多時候是古音的保留(周星馳便喜歡在電影中把「出」唸作 cyut1,以顯得較「老餅」(年老),增加喜劇效果),足見 yut 與 eot 於「臻攝、術韻、合口、三等」演變規律中的相通之處。

有甚麼結論?結論是,《粵語審音配詞字庫》列 wat6 為正音,jyut6 和 leot6 為異讀,或者俗音,相當合理。也就是說,其實三個音節各有音韻學上的理由,都是「聿」可以接受的音讀。

Court!



第六節、餘論

且慢!還有結案陳詞。

既然 wat6 才是「聿」的正音--即嚴格根據語音演變規律發展出來的今音,而 jyut 是「聲母為優」的異讀俗音,leot 為「韻母為優」的異讀俗音,那麼:

1. 《最緊要正字》提出 jyut6 「月」才是「聿」的正音,並不正確。

2. 《最緊要正字》批評歌手陳奕迅讀錯了「聿」字,是典型的五十步笑百步的笑話。

第一點是小問題,倒易解決,人總是人,豈會永不犯錯,犯點小錯,其實無傷大雅,本不必小題大做。

第二點是態度的問題,反而比較棘手。

正如上節所說,wat6、 jyut6、leot6 各有音理的支持,把「聿」唸為 wat6 固然可以,唸為 jyut6 或者 leot6 俱無妨,尤其是 jyut6 和 leot6 二者,既同為異讀俗音,更沒有人可以根據古音,以 jyut6 排斥 leot6。《最緊要正字》把 jyut6 定為正音,而排拒 leot6,既然沒有音韻學的根據,則如何得此不準確論斷?斷不會是一眾主持與顧問點指兵兵,隨意選擇一個黃袍加身,然後要萬民俯首膜拜吧!(可能原因見:《最緊要正字》指瑕之十一:再論「聿」字正音。)

《最緊要正字》其中一位經常出鏡的學者曾接受報章訪問,提出所以要辨正音正字,原因在於「語言對我們來說,就像是自己的儀容,你也會整理好衣裝才出門。講正字,是關乎自己修養的問題。」(《樂在辨正字》)可是啊,想不到的是,原來指摘別人衣履不整,自以為高人一等之徒,只要稍加深究,衣履竟然同樣不整,儀容修養其實同樣是販夫走卒一類而已。其身不「正」,此之謂也。

只許州官講 jyut6,不許百姓說 leot6,《最緊要正字》的荒謬處在此。

20 世紀初魯鎮咸亨酒店的格局,當街有一個曲尺形的大櫃檯。穿長衫的,會踱進店面隔壁的房子裏,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做工的人,多是短衣幫,靠櫃外站著,喝喝酒,吃吃下酒之物。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穿的雖然是長衫,可是又髒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孔乙己自己知道不能和別人談天,便只好向孩子說話。有一回對我說道:「你讀過書麼?」我略略點一點頭。他說:「讀過書,......我便考你一考。茴香豆的茴字,怎樣寫的?」孔乙已是這樣的使人快活,可是沒有他,別人也便這麼過。

《最緊要正字》是 21 世紀香港的孔乙己,大約孔乙己的確還未死。



延伸閱讀:「月蚌相爭」的笑話

標籤: ,

星期三, 2月 14, 2007

我是表哥啦!!


2月13日晚,姑姐臨盤 ,誕下女嬰。我和堂家姐當然要前往探望,看看BB(噢,姑姐,當然也要探你)。

BB 十分可愛,姑丈姑姐給她起名 Phoebe,中文名字還在啄磨。我們隔著窗戶,不斷大聲小聲地跟熟睡的 BB 說 Hello,終於,她皺了皺眉,不知是抗議我們太吵騷擾她安睡,還是跟我們 Say Hello 呢?好可愛啊!!

星期二, 2月 13, 2007

我是誰?

睡前,總會跟媽媽講講心事。最近,有一個問題困擾著我:為甚麼我是我?我是從哪裡來的?天父又是從哪裡來的呢?一連串問題,我已問過爸媽很多次,爸爸說人是從細胞分裂出來的,媽媽說天父創造人類,每一個人也是獨一無二的。對於這些答案,我仍然不太滿意。究竟為甚麼我會是獨特的我??

星期日, 2月 11, 2007

普通話朗誦與故事演講比賽


2月3日,十分忙碌的一天。早上大夥兒到田灣始南小學參加第四屆南區幼稚園普通話童詩朗誦比賽,參賽同學跟家長擠滿了一輛校車;下午跟何老師、雪盈和四號課室的津津到灣仔香港小童群益會參加全港兒童故事演講比賽。兩個比賽都以分組形式進行初賽,我在300 多人參加的普通話童詩朗誦比賽中進入了61人的決賽;故事演講比賽則與決賽無緣,其中一隊進入決賽的,正是去年濕地公園故事比賽勝出的那個隊伍。

2月10日,普通話童詩朗誦比賽決賽,我沒有拿到冠軍獎杯,只拿了一道錦旗。爸媽的態度頗一致:「有點介意,但亦沒有所謂。」媽媽認為,才五歲人仔,滿屋就擺滿獎杯,怎得擺到老呢?正所謂小時了了,大未必佳。聽下去好像有點自我安慰,但這正是求勝心必須有,平常心不可無的態度。(事實上,我的普通話是在唸高班全日班時在李老師的教導下才漸漸開竅,低班時,我只會說兩個字:不會。)

以往,比賽完畢後,不論輸贏,爸媽都會買點玩具給我作獎勵,我的興趣已由超人延伸至變形金剛。媽媽也同意,變形金剛的可塑性較多,比較好玩。不過,普通話朗誦比賽後,他們沒有買獎勵給我,只說要先作反省。媽媽指出我的優點是十分淡定,聲線柔和好聽;但放在訓練的時間並不多,在家練習時不認真,又不肯專心聽別人的意見⋯⋯我問媽媽:「如果我拿到獎杯,那會不會有獎勵?」媽媽說:「一定有。」

標籤: